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文 | 蓝鲸传媒 张子龙
日前,蓝鲸从多位消息人士处获悉,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将离任。另据知情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戴自更或将出任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总经理。
与此同时蓝鲸发现,8月3日网上流传一张海报,海报上戴自更的头衔为“原新京报社社长”,该图片来自于新京报创刊12周年时的一份宣传海报,今天下午陆续有新京报员工分享旧文——《戴自更: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
公开资料显示,戴自更,男,生于1963年,浙江人,新京报社社长(正厅局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高级记者,曾任光明日报社编辑、驻新疆记者、广东记者站站长、光明日报直属报刊部主任。
2003年戴自更推动光明日报与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跨地区办报,创办新京报并担任社长,以“新型时政类都市报”的办报理念推动传统都市报的转型。
曾被有关机构授予“中国报业创新奖”、“中国传媒业30年风云人物”、“影响中国十大传媒领军人物”、“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等奖项。
《新京报》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于2003年11月11日正式创刊,是中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的报纸,是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新主流纸质媒体。
2011年9月1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京报社由中央媒体单位划归北京市管理。
新京报创刊十多年来,戴自更见证了新京报成为中国首屈一指、拥有较高口碑的新型都市报,外界有声音认为,新京报至今还是中国最好的报纸之一。
"定了三年规划,办一份主流大报"
2015年在新京报创刊12周年之际,戴自更曾对媒体表示:在办报的12年里,自己的初心很简单,“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并表示,“我始终认为,媒体存在的价值,就是揭示和还原事件真相,提供有价值的、有趣的新闻信息,不要有任何虚伪和矫饰的东西。媒体是一个正常社会生态链上应有的一环,它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监督权。这一定位要求媒体是理性的、基于常识判断的。”
戴自更曾表示,新京报创办的时候,不仅资金短缺,举步维艰,出刊过程也一波三折。很多人认为,在北京办报是“找死”。
“他们根本不了解都市报,不知道当时北京的报纸比南方的要落后一个级差。印象较深的是,为了跟光明的领导解释我们要办的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我从广州背了一个月的南方都市报到北京,厚厚的一摞,我讲了大概,又把报纸分送给他们,最后我也没搞清楚,他们是不是明白了。我们给自己定了三年规划,办一份主流大报,其实影响力和领先优势在创办不久就显现出来了。”
回顾新京报走过的12年,戴自更也向媒体表示,新京报经历过若干重大节点或是艰难时刻:新京报差一点就办不了,最后是中央主管领导拍板定的。这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关乎报纸生死的问题就会冒出来,比如2005年底2006年初、2011年秋、2013年初,都有过类似经历。这些遭际,对别的媒体和媒体人,可能经历一次就很不容易,在我们则是接二连三。
戴自更曾表示,任何规则都是依据一定阶段的实践制定的,不是一劳永逸的,有些规则可能已经不适应了,这样就需要“适度的冲撞”去突破,证实它的不合理性,这其实是改革的一种方式,办报也是这样。“适度的冲撞”的存在,对促进媒体的生存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冲撞”必须有相应的前提条件作保证,否则会招致麻烦。
做媒体这行的时间长了,确实不太乐观
多位知情人士认为,戴自更对新京报的经营改革也有很大贡献,戴自更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新京报的经营模式是: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塑造报纸品牌和经营影响力,从而获取最大的市场效益。
戴自更称,传统报纸的运行方式是清晰的,做好内容,稳定发行,刊登广告,三位一体。新媒体情况下,做好内容,不一定有传播渠道,更不一定招来吸引广告,这三者是割裂的。做内容有前途,这毫无疑问,但内容怎么变现?怎么和经营结合?直到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例成功的。我的后面有条路,我的前面没有路。怎么不困惑?
在今年的第三届观媒峰会,戴自更坦言,目前新京报危机感很大,好的时候一年利润有1.6亿,去年是4000多万。他认为,再往下走的话,很难说不会遇到亏损或者不赚钱的境地,他也表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变现的途径来弥补报纸本身的亏损。
5月27日,戴自更在第三届观媒峰会上发言
此外,戴自更表示,通过内容变现来弥补报纸广告下滑的部分,但这条路比较难走。要建立好的媒体生态,必须要把原创内容和平台互动结合起来,报社为平台提供好内容,平台能够支付报社相应的补偿,这样才可以把整个媒体生态往前推进。新京报目前正致力于做这样的事情,而在版权方面的坚持,新京报可能还是要比其它媒体更讲究一些。
对于一些传统新闻从业者,一些新闻学生,其他一些知识分子和一些公众而言,新京报社社长的职位是中国新闻界的一顶崇高的冠冕。但戴自更坦言:这是一件有意思并且有挑战的事,如果没有意思,自己也坚持不下来。
“媒体,在国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我做了30多年媒体,一直在思考这个事。一开始明白,后来越来越不明白了。媒体,是产业吗?是一个文化现象?还是生态里面的一环?好像都不是。放在大的宏观环境下,是遵循新闻规律重要?还是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重要?每天为这件事纠结的时候,我觉得非常痛苦。不过痛苦时候,才可以产生好的作品。”戴自更每天都在对自己进行拷问,同时,他也表示,做媒体这行的时间长了,确实不太乐观。
商务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