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这是儒家学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形成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家和万事兴,则家和国事兴,从字面上看,家国天下就这么简单。
中国农耕文明社会里,农村占一个国家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广袤的地域,农村千差万别,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农村社会的维系靠的是家族,也就是亲情,家族和,亲情善,国泰民安,和平盛世,新新繁荣,一派生机。
而家族和,靠什么?主要靠宗族、家庙、家长,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物,这就有了家长制的乡绅。
因此古代法律中有重要一条:灭门九族。就是说,一个官员犯了国法,刑罚最严重的是从这个官员自身,向上灭四族,就是,高、曾、祖、父;向下灭四代,子、孙、曾孙、玄孙。
封建帝王的株连制度,对官员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而在乡村中,一个家族的家族就担负起了一个任务,耳提面命自己家族中,在外做官的人,要遵纪守法,因为家族中走出的官吏触犯了王法,最终会导致一个家族的灭亡。
当官为什么?当官为民才是正道。如果你从这个家族里走出去了,当官就是为了私利,自己过浮华的生活,让家族上四代下四代为你担风险,家族中的人图的是什么?
家国天下,亲情维系的农村社会,其实亲情也就是近三辈这亲情才起作用,就是孙子父亲到爷爷;爷爷,父亲,再到孙子。
展开全文
而这样的上下七代的亲情中,当属从爷爷到孙子。如果说,让爷爷去替孙子死,这个能成立,如果让爷爷去为曾孙死,就不好说了。
打个比喻,亲情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分支越多,养分也难输送,一棵树的生命主要来源于主根侧根孙根,距离主根越远的根系对树木生长影响越小。
中国古代,抬家长,拜家庙,每年过节,这种仪式是让一个人记住,有人管你,你不是一个孤立的人,只要你不大逆不道,你就可以好好生活。要不古代有一说:开除家族中。
而当代呢!当代高度集权制度下,农村的家长家庙作用基本上不存在了。每一个农户不依靠家族依然可以很好地生活。
这些年,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村人走出去的越来越多,而农村中的家族正处于土崩瓦解阶段。一个家族五代之内的人多有不相识,因为从小上学到工作,很少在村里的青年,已经没了宗族的概念。
因此,我前几年就断言:农村社会的亲情关系越来越淡漠,孙子认识爷爷,爷爷认识孙子,维系农村数千年的亲情关系,要在这个时代越来越短越淡漠。
作为一个从传统中走来的老人,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你说呢!
来源:回村歇歇(百家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