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Keep up to date with the latest news

揭秘《哪吒2》:那些你不知道的地理冷知识

“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这句台词不仅道出了哪吒勇敢无畏的精神,也成为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影片的核心理念。随着《哪吒2》的火爆上映,不少观众被其精彩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所吸引,而其中一些隐藏的地理冷知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有趣的细节。

陈塘关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是在天津河西区陈塘庄,也有人说是在安徽蚌埠固镇县九湾,还有观点认为在四川宜宾、福建惠安县或河南西峡县等地。根据明代的《封神演义》原著设定,陈塘关应位于殷商疆域范围之内,且紧挨东海。天津的陈塘庄有通往大海的海河,地理位置与这一描述高度吻合。因此,综合来看,天津河西区陈塘庄似乎是最符合的选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哪吒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并非真实存在,严格来说,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故里”。他的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他那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

莲藕成为重塑哪吒肉身的不二之选,并非偶然,还有一定科学道理。从形态上看,莲的地下茎横卧于泥中生长,一边朝前增节延长,一边不断分枝。成熟后的藕节与人体的骨骼关节以及手臂形态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新鲜莲藕更为精妙的是,藕的横截面上有许多孔洞。国外学者通过拓扑学结构分析发现,莲藕和人体在拓扑学上具有同胚关系。换句话说,人体结构在拓扑学上简化后的模型与藕非常相似。此外,折断藕时,藕内部会拉出无数细细的白丝——“维管束”组织,它们在藕的生长过程中起到水分和养料运输的作用,犹如血管之于人类。“藕断丝连”这一说法,恰如哪吒肉身被毁但魂魄尚在的状态,所以用莲藕重塑肉身,颇为贴切。

《哪吒2》在重塑经典时,还展现了一个颠覆性创新——太乙真人以藕粉为基质重塑哪吒真身。这与“用藕做骨,莲花为肉”这一流传更广泛的民间传说方法不一样,却也非常合理。藕粉浆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很多人第一次吃藕粉总冲不开,正确做法是先用凉水稀释藕粉,再用开水缓慢重冲开。此外,中国莲藕资源丰富,量大管够。目前,全世界80%的莲藕产自中国,尤其是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的湖北,由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静水多,是莲藕生长的绝佳之地。这里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港渠交错、库塘众多,平原湖区占20%,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

哪吒究竟是六臂还是八臂?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三头八臂,在《西游记》小说里,哪吒的战斗形态是三头六臂。实际上,密宗的很多神像也是三头八臂而非六臂,但在中土的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一个头必然配两只手臂。后来,我国民间也更习惯于“一头两臂”的理论形象,所以最终“三头六臂”的形态被广为流传。汉语里,“三头六臂”是个成语,用来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而这个成语的出处,以及最经典的代表形象(没有之一)就是哪吒。

电影中的海底岩浆附近的生物为啥不死?在电影中,妖族被镇压在“锁妖阵”下,炽热的海底岩浆流淌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环境极端,附近的海洋生物依然繁衍生息。这符合常理吗?还真符合!地球内部岩浆房就好似一个高压锅,岩浆在锅中积聚,遇到裂隙便喷涌而出。这种裂隙大多为大洋中脊,灼热的岩浆在大洋中脊处的火山口中由地幔不断上涌。岩浆温度可高达1200℃,这是任何已知的生命都无法承受的。但岩浆加热海水,并和海底岩石发生反应,形成热液活动,这一区域被称作海底热液区。许多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生命起源极有可能的初始环境。

石矶娘娘是什么岩石?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哪吒闯关路上打败的石矶娘娘全网爆火。石矶娘娘全身由石头构成,被摇晃眩晕后吐的都是小石子。所以从地理角度看,石矶娘娘是哪类岩石构成的呢?根据网上热门讨论的地理解读,电影中石矶娘娘的脸部有许多深黑色颗粒的雀斑,以及前刘海上有气孔,这与地质上的气孔和杏仁构造非常相似,由此判断极有可能是岩浆岩。当石矶娘娘被哪吒打败之后,变成的小块石头外观以青灰色块状致密为主要特征,比较符合的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不过,从石矶娘娘的多种岩石变化,也和自然界运行规律相契合。在现实中,地球岩石圈也存在不同岩石类型的转化,达成了自然的内部循环。

冰为什么不导电?在《哪吒2》中,敖丙用哪吒的肉身与申正道在瀑布下打斗,为限制申正道导电的能力,将水冻成冰,瞬间占据上风。理论上,纯水、纯冰都是绝缘体。纯净的水结冰后,水分子排列紧密且相对固定,内部离子(如H⁺和OH⁻)几乎不移动,导电性极差。但现实中的冰会导电,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冰往往含有杂质(如盐分、灰尘),这些杂质解离出离子,形成导电通路。

六星连珠真的存在吗?在众多科幻电影和神话传说中,“行星连珠”往往被赋予神秘色彩。电影中当六星连珠发生,截教的十二金仙就开启了联席会议。那么,现实中六星连珠真的存在吗?周期是多久?对于“行星连珠”现象,至今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科学定义。通常用肉眼望去,只要行星差不多处在一条直线上,人们就称之为“行星连珠”。不过科学上还是给出了行星连珠的限定条件:须行星都在太阳同一侧排列且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夹角的度数也有要求。严苛标准(5度以内)堪称“完美连珠”、普通标准(10度以内)、以及宽泛标准(15度以内)。通过计算得出,夹角在5度以下的“六星连珠”发生49次,“七星连珠”3次,“八星连珠”以上的情况没有或不会发生;如果把夹角扩大到10度,“六星连珠”有709次,“七星连珠”有52次,“八星连珠”有3次。要认定发生“九星连珠”的话,得把夹角扩大到15度,即使这样,“九星连珠”在6000年间也只会发生一次,时间要到2149年去了。

谁能想到哪吒的复活也暗藏地球科学的深刻道理?建议天庭开设地理课考虑纳入“科学修仙”这一必考内容。毕竟,神仙打架的背后归根结底也离不开科学的支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